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苹果公司简介

时间:2024-07-07 12:52:09
苹果公司简介[本文共6784字]

苹果历任ceo简介:

1977至1981年——迈克尔·斯科特(michael scott)

在苹果的第三名员工麦克·马库拉(mike markkula)的游说下,斯科特从国家半导体跳槽到苹果。而由于当时的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都太过年轻,难当重任,因此他便成为了该公司的首任ceo。

1981至1983年——麦克·马库拉

担任苹果ceo期间,他帮助苹果推广了最初的两款电脑,并为公司提供了信用和风险资本。他最初表示将在苹果工作4年,但实际时间却超过这一计划。他从1985年至1997年间一直担任苹果董事长,直到乔布斯重返苹果并成立新的董事会为止。

有报道称,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克认为马库拉对苹果的贡献甚至高于他自己。

1997至2014年——史蒂夫·乔布斯

在1997年被任命为临时ceo后,乔布斯的主要目标便是帮助公司盈利。在这位新ceo的领导下,苹果开发了mac os x,推出了imac。直到2014年,乔布斯才正式出任苹果ceo。在此之后,他又接连推出了ipod、itunes和iphone。对创新永不满足的乔布斯后来又发布了ipad,并且将mac塑造得更为优雅而纤薄。

乔布斯于2014年8月24日宣布辞职,并表示自己已经无法继续履行ceo的职责和期许。

苹果广告:1984 广告,将ibm的pc描述成银河系帝国和英国作家奥维尔塑造的独裁者老大哥,而将苹果描述成生气蓬勃、多姿多彩的挑战者。简而言之,该广告就是要吸引看《星球大战》长大的一代使用苹果macintosh电脑。

苹果广告:《不同凡想》(think different)这个广告代表了乔布斯1997年回归苹果。苹果在该广告中将自己描述成爱因斯坦、甘地、毕加索和马丁?路德?金等“不同凡想”的人,那么,广告中压根儿没有说苹果电脑与这位画家有什么关系。是“我们”参照广告语“不同凡响”而把毕加索代表的意义(不同凡响)转移到苹果电脑所推行的品质上。

《苹果电脑·毕加索篇》电视广告表现的是毕加索的别出心裁,大家以为他正在画一头牛,而他画出的却是一个丰满的女人。广告中没有说苹果电脑与这位画家有什么关系。是“我们”参照广告语“不同凡响”而把毕加索代表的意义(不同凡响)转移到苹果电脑所推行的品质上。

不同凡响广告策略

它能够成功,是因为它提醒了苹果的员工谁才是他们的目标客户,同时也给这些消费者强化了一个意识:与他们打交道的是一个懂得他们心愿与梦想的品牌。正是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它也鼓励消费者去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希望和梦想。

创新家和平庸的模仿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前一类人相信顾客的梦想和他们改变世界的能力;后一类人只把顾客看作摇钱树,仅此而已。

第二篇:苹果公司

苹果公司

一、 简介

苹果公司(apple inc.)是美国的一家高科技公司,2014年由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更名而来,核心业务为电子科技产品,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比蒂诺。苹果公司由史蒂夫·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罗纳德·韦恩在1976年4月1日创立,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知名的产品有apple ii、macintosh电脑、macbook笔记本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itunes商店、imac一体机、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等。2014年9月21日凌晨,苹果公司正式发布了新一代的iphone手机,这一代分为iphone 5s和iphone 5c两个版本,在中国定价分别为5288元和4488元起。

二、 成功的商业模式

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由四个密切相关的要素构成:客户价值、赢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

1.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最根本的就是要提供新的客户价值。对于苹果而言,用户价值以前意味着苹果公司为他们提供超出同业的最新技术,而自从乔布斯归来,苹果开始重新审视客户价值,破除封闭的老思维,兼收并蓄,纵横捭阖,将先进的技术、合适的成本和出众的营销技巧相结合。

苹果的产品并没有什么特别前沿的技术,也往往不是业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能够在合适的时机将合适的技术以最适合消费者体验的方式设计出来,从而取得成功。

例如,最早推出数字音乐播放器的公司并不是苹果,而是一家名为“钻石多媒体”的公司,他们早在1998 年就推出了数字音乐播放器,比苹果公司早了整整3 年。

2.赢利模式创新最关键

成功商业模式的第二步就是明确赢利模式。苹果公司的主要有两个赢利路径:一是靠卖硬件产品来获得一次性的高额利润,这在目前为苹果提供了绝大部分的利润来源;二是靠卖音乐和应用程序来获得重复性购买的持续利润,以及获得运营平台的报酬。

这两个赢利方式还会互相加强,形成良性循环。由于优秀的设计,以及超过10 万计的音乐和应用程序的支持,无论是ipod、 iphone 还是ipad,都要比同类竞争产品的利润高很多。同样,由于有卓越硬件和苹果高销量的支持,那些应用程序也更有价值,也就更能促进新程序和软件的开发,拉动更多更好的内容进入苹果的供应链。

更让微软、谷歌等新老对手恼火的是,过去一直小众和封闭的苹果如今不仅完成了大众化的转身,而且仍然自成一体,牢牢掌控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后,对内开放,对外封闭,很像是龙卷风。

苹果控制了这个产业中最核心的,也是利润率最高的设计、渠道和销售环节,而且苹果的硬件、操作软件和itunes、app store 等渠道平台只适用于苹果帝国自

身,对外界的厂商实行技术封闭。因此,苹果帝国的壮大也意味着苹果的赢利能力越强,从而在业内强者越强。

以itunes 为例,2014-2014 年,音乐下载服务的收入一直保持较高增长,即使在ipod 销售量减缓的2014 年,音乐下载服务的收入仍然增长21%,收入总额升至40.36 亿美元,在音乐类服务板块中的收入占比也从2014 年的16.4% 上升到33.3%.

再看app store.截至2014 年6 月,app store已经为用户提供了超过40 亿次的免费下载,付费软件的下载比例约19%,平均价格为1.49 美元。苹果从用户的每次下载中可以获得29 美分的分成。从2014 年上线以来,app store 既为第三方软件开发商带来10 多亿美元收入,也为苹果增收约4.28 亿美元。

3.资源流程最基础

苹果公司如何实现客户价值,获得赢利?这就要靠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

……此处隐藏1924个字……者患得患失的心理和探求未知结果的神秘感,是产品推广和品牌宣传中最有价值的营销工具。

在充斥着商业宣传的世界里,制造声势的目标就是要确保营销的产品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苹果公司会将其产品宣传成标志时代意义的物品,将其先进的技术创新吹嘘的天花乱坠,让顾客如痴如醉渴望得到,但最终你会发现你买回家的就是一部手机或者是一部带“智能”的手机。

②饥饿式营销

苹果的产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对市场供应的控制,也就是使市场处于某种相对的“饥饿”状态,这有利于保持其产品价格的稳定性和对产品升级的控制权。iphone的销售显然是这种策略的代表。

自上市以来,不管市场对这款产品的呼声多高,苹果公司始终坚持限量供应。不少人或许是因为买不到,而想买一部试试。有人甚至花很大的代价得到了自己并不了解的东西,他就会满足于得到的喜悦,有时候甚至不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而苹果的饥饿营销则正好利用了人们这种赶潮流、追时尚的心理。

苹果和乔布斯,高傲且强势,很多消费者为等产品发布彻夜排队,买产品要“预订”,他高高吊起人们的胃口,却不急于满足。不满足引来更多关注,这就是为什么限量版比大路货更让人追逐。苹果的这种营销态度又在强化其产品风格:强势、高傲和特立独行。因为不容易拥有,便会更显得珍贵,更加不同。这种强势的营销风格和它的产品一样,让人又爱又恨,欲罢不能。

③体验营销——让用户亨受不一样的神秘感受

乔布斯总是会考虑这样的问题,即产品的用户体验是怎样?苹果公司每推出一款新产品的推介会,都会选择充满神秘色彩的剧场进行,通过幕剧的形式对产品进行宣传,激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心。

如何让用户体验,第一步是演示。神经学家发现大脑很容易感到厌倦。乔布斯不会让你有时间失去兴趣。他通常只花10分钟展示一个新产品或新功能,而且乐趣丛生。乔布斯在macworld大会上推出iphone的时候,他展示了谷歌地图是

如何在iphone上使用的。乔布斯通过iphone查到了当地的星巴克商店清单,然后说“让我们打一个试试”。于是他拨通了电话,乔布斯当着全场观众对电话另一端说,“我要订4000杯拿铁咖啡。不,只是开个玩笑”。只是一个玩笑,却让电视屏幕前的所有人都有了想买一部体验一下的冲动。

同时乔布斯拥有非常强大的煽动力,他有着传奇故事,跌荡人生,以及让人爱恨交织的狠招。这正是乔布斯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优势。想想乔布斯1983年如何说服百事可乐总裁约翰 斯卡利加盟苹果:你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改变世界?打造苹果文化,培养疯狂的苹果粉丝。苹果电脑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了一个鲜明的印记,那就是:优越的性能、特造的外形和完美的设计,苹果电脑意味着特例独行,意味着“cool”的工业设计,意味着时尚。乔布斯力图让每件产品都符合消费者对苹果文化的理解。而苹果的每一款都能让消费者欣喜若狂的说:这就是我的苹果! 可口可乐在饮料行业中占据了消费者心理的首位,并因此代表美国价值。乔布斯也做到了让苹果在创新产品和创造文化上占据首位而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品牌的营销的起点。

其实顾客并不希望被奉承迎合,有时候极力地讨好反而使他们其无所适从,倒不如吊足胃口来激发他们的兴趣。现代营销主张:“只要客户需要,要多少有多少。”而人性营销则是故意控制供应量,不让顾客很容易就得到满足:“你想要吗?没货,下次再来试试吧。”苹果很多产品在其推出前和推出后都会有大量的短缺现象。这种造成市场饥饿感的手法,它运用的可是炉火纯青。认同我价值的人,就是我的消费者,请跟着我走。苹果的营销已经用品牌的精神和价值来号召和统领消费者了,超越了纯粹的产品层面,这正是品牌营销追求的最高境界。

④口碑营销—让手机从通迅工具变成时代玩具

营销过程必须让人感觉快乐和引起别人的兴趣,这样才有人自愿的参与。在网络微博(microblog)正火的当下,iphone手机又充当了娱乐大众的时尚工具。微博上超高人气的企业家、明星都在用iphone发着各种的信息,信息下方还会标注此信息来自iphone用户。这让更多玩微博的人希望拥有这一标识。

还有哪个手机品牌像明星一样被追逐?可能只有苹果。“苹果迷”们追逐苹果的各种产品,常常忘我地向周围的人炫自己的爱机,亲自演示,交流使用心得,炫耀爱机的个性配件,甚至走到哪里都捧着个苹果笔记本。即使是索尼、戴尔、诺基亚这些响当当的一流品牌,其用户的热情也无法与“苹果迷”的疯狂相比。⑤人性营销的极至

苹果为什么如此迷人?在苹果公司面前,一切所谓的明星产品都会黯然失色。苹果发布任何一款新产品,都能使全球的苹果“粉丝”为其产品而疯狂,媒体更是争先恐后的广泛报道,而且还能影响股市,影响产业,这就是苹果公司的人性营销。乔布斯的哲学是“做正确的事”,这个正确,不是技术,不是设计,不是美学,而是“人性”。事实上,在当时,乔布斯眼中的“正确的事”,都于传统相反。比如iphone有红外感应功能,打电话时自动关闭屏幕。当你将iphone贴着脸部打电话时,iphone会自动关闭屏幕省电。这并不是多高明的技术,为什么不少标榜以人为本的公司没有发现。诺基亚也有鲜明的品牌个性,那就是性价比高,结实耐用,但是,这种性格只能归为物性。苹果与其说是卖产品,不如说是卖人性,以产品招聘消费者,将“志同道合”者聚焦在一起。

乔布斯1994年在麦金塔电脑(macintosh,简称mac)诞生10年时有一段真情告白,可以作为他对“人性”理解的终极法则:“唯有深入问题的核心,才能明白其复杂性,也才能找出其根本的解决方案。大部分的人做到这一步,通常就会停下来。可是真正了不起的人却会继续探索,最后终能找出隐身于问题背后的症结之所在,进而提供一套漂亮而优雅的解决之道。这就是我们在设计麦金塔时的野心。”

有一个国家有两个好木匠,有一天国王出了一道题想让他们决出胜负来。要求两位木匠各雕一只老鼠,看谁雕的逼真。第一位木匠的老鼠做的栩栩如生,令国王赞不绝口。而第二位木匠做的只有老鼠的神态,没有老鼠的形貌。当国王正要宣布第一个木匠胜出的时候,第二位木匠说不服,提出要找一只猫来鉴定谁的更像。当找来一只猫的时候,这只猫毫不犹豫的扑向了第二只老鼠。于是“全国第一”的称号给了第二个木匠,国王问他,用什么办法让猫认为他的更像老鼠?他答到,我是用鱼骨刻的老鼠。

其实人生更何况不是如此,那些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是技术做的最好的人。而往往是最了解“猫”的需求的人。企业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只有贴近于猫的心态,用猫(客户)的视角去观察什么样的老鼠(产品)是它最喜欢的,用猫的行为方式去营销这只“老鼠”。才能让客户第一时间上喜欢上这只“老鼠”。这正是人性营销的精髓,而乔布斯正是把人性营销发挥到了极致。

欢迎阅读其他精彩文章:

苹果公司差异化战略

深度解剖苹果公司

苹果公司的发展

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

苹果公司企业文化

《苹果公司简介[本文共678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